找到相关内容452篇,用时6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一代儒僧李叔同

    处于改朝换代的社会转型期,一个由明到清,一个由清到民国;他们自幼饱受儒家经典教育,都有较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和名著传世,屈有《广东新语》,李有《前尘影事集》;他们的周围都有一批博学多识的精英,屈与著名学者...南明)生活了21年,仅仅是个秀才,算不上明朝的遗老;在清朝生活了50年,但一直采取不合作态度。始而以儒者面目出现,传播儒家传统文化;继而又遁迹方外,以传统的逃禅方式来对抗新政权。我看屈大均当和尚似乎不...

    来新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71354655.html
  • 寺院生活的世俗化

    基本上是以儒家为中心,使佛教服从于儒家的调和思想。   佛教服从儒家,主要体现在公开宣传宗法思想支配下的忠孝、仁义、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,并把它们当作佛教教义的组成部分。智圆、契嵩等人还大力推崇儒家经典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,鼓吹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儒家政治理想,宣传与儒家相似的佛教心性学说,实行与儒家一致的封建伦理修养。  佛教是外来宗教。任何外来文化都面临着与本地民族文化相适应的问题,经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32355680.html
  •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(1)

    文献作为一种人文资源、古典精神传统,像儒家经典一样得到人们的重视,“文字禅”的出现正是禅宗顺应文化重建任务的表征,而“以文字为诗”则正是时代学术风潮在诗中的折光。因此,必须从历史学的角度来探讨文字禅的...五代时徐寅的《雅道机要》说得更明白:“夫诗者,儒中之禅也。一言契道,万古咸知。”诗不是通过名相概念来阐发儒家经教,而是以直观形象的“一言契道”,这正与禅宗反对言教经典的思路是一致的,禅宗有“至理一言,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25056018.html
  • 叶向高和宗教活动

    艾儒略及天主教能帮助他化解心中长久以来所压抑的郁闷。”  艾儒略学识渊博,精通儒家经典,是早期外国传教士中留下著作最多的一位。 《西学凡》1卷、 《职方外记》5卷收入《四库全书》。其《三山论学记》为...

    林秋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14957988.html
  • 唐代碑文化的鼎盛与传播

    ,尹元凯、温翁念、李鹏诗各一首。宗教经典如西安碑林藏有刻于唐代草书书写的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》。唐文宗开成二年(837年)刻成的《开成石经》,包括《周易》《尚书》《诗经》《周礼》《仪礼》《礼记》《左传》《公羊传》《偲梁传》《孝经》《论语》《尔雅》等儒家经典。另外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,世界文化的交融十分广泛。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(781年)的《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》就是跨文化传播的早期典范,融合了...

    柯卓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33358080.html
  • 刘宋朝的神灭不灭之辩

    与畜类的出生无异,宜共称为众生;然人异于草木,故死后非同草木之无知,“精灵必在”,必将再受形。他抓住何承天不敢否定儒家经典,“信鬼于五经而疑神于佛”的弱点,以儒书中的鬼神、祭祀之说为证,论证既然人死为...可见:“杀生者无恶报,为福者无善应。”何承天反佛的根本出发点,是儒家传统的伦理现世主义,认为社会教化应教人重视现实生洽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,反对佛教以生死轮回、因果报应说教人们积善修福,希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82158383.html
  • 尊道贵德 养育才器——《禅林宝训顺朱》与现代僧伽教育

    rdquo;之节义,圣贤并举,禅儒兼备。在诠释中多次提到《周易》及《论语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孟子》等儒家经典,临终之际,“掷笔云:珍重,大众。老僧向无为乡捉鹞子去也。合掌微笑而逝”...

    刘泽亮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3360188.html
  • 宗教文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

    考察入手。在封建时代里,中国的知识分子治学循内外两条途径。一是治经世之学,包括儒家经典与历史文学等,用以治国兴邦,建功立业;二是治性命之学,包括佛学与道家学说,用以日常生活中的含藏吐纳,修身养性。...就无法体验到悲剧的境界了。”夏志清的这一论断应该说是富有穿透力的,在以人伦物理为支点的儒家文化传统的长期统制下,中国文学之宗教感的缺乏恐怕不是现代这几十年的独有现象,而是中国文学历史上的一个普遍性问题...

    谭桂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2961306.html
  • 大足宝顶石刻与“孝”的教化

    东莱吕伯恭、新安朱元晦及荆州(张拭)鼎立,为一代学者宗师。"(5)特别是朱熹(元晦)成为了理学的集大成者。朱熹十分重视儒家经典和理学思想的阐扬,于宋孝宗隆兴元年(1163年)著成《论语要义》、《论语...提出:"父者,子之天也","子不奉父命,则有倡讨之罪"。他大力提倡孝道,论证孝为"天之经.地之义"。(26)经过儒家的阐扬和一些统治者的提倡,"孝"成为封建社会伦理观念的基础,《孝经》被推崇为儒家经典...

    胡昭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65862350.html
  • 慧远大师早期生平寻踪

    离开偏处山区的故乡,前往通都大邑成就学业。对於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来说,这时的辞亲远游,还不能说就是十分自觉的生命追求,不过,传统的家风以及长辈的期待,都可能对他学习儒家经典产生一种本能般的策励作用。 ...属于第三种。由於这种机缘,他潜心於儒家经典,狱得了 “博综六经”的学养。六经又称六艺,指儒家六部经书,由於《乐经》汉以来失傅,所以又可称五经,即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司马迁《史记》卷...

    曹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1962477.html